•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中式面點的基本常識

        時間:2024-07-29 16:31:13 廚師面點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中式面點的基本常識

          中式面點在我國飲食文化中有著3000多年的悠長歷史,是我國飲食文化歷史中的寶貴財富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式面點的基本常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中式面點的歷史

          中式面點制作工藝起源于西周時期,歷經(jīng)了春秋,戰(zhàn)國,秦漢,以及東漢初期,佛教文化傳入,素食點心亦隨之發(fā)展。到了隋唐,元宋時期,中式面點制作技術(shù)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面團(tuán)制作種類而增多,餡心多樣化,都使面點制作工藝技術(shù)得到了較專業(yè)和較全面的發(fā)展。直到明清時期,尤其鴉 片戰(zhàn)爭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點制作工業(yè)的涌入,使面點制作技術(shù)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面團(tuán)調(diào)制,餡心配搭多元化,加溫成型方法多種并用,各種風(fēng)味流派點心基本形成。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時代的轉(zhuǎn)變,發(fā)展,糕點行業(yè)已由完全的手作生產(chǎn)轉(zhuǎn)變成半機(jī)械化,半自動化方向發(fā)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食品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為糕點行業(yè)制作帶來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各種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種新工藝制作技術(shù),使各地的糕點文化得到了更廣泛的交流,南式點心北轉(zhuǎn),北方點心南轉(zhuǎn),促進(jìn)了中西風(fēng)味,南北風(fēng)味的結(jié)合,以及許多勝似工藝品的精細(xì)點心。

          中國烹飪是“以味為核心,以養(yǎng)為目的”為準(zhǔn)則,中式面點制作工藝應(yīng)堅持這一方向準(zhǔn)則。以快速,科學(xué),營養(yǎng),衛(wèi)生,經(jīng)濟(jì),實用是當(dāng)今時代對面點制作的發(fā)展要求,努力使面點工藝科學(xué)化,適量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

          二、中式面點的分類及特點

          中國點心按地方風(fēng)味及制作工藝流派基本分三大類

          1、廣式點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區(qū)制作的點心,以廣東為代表,故稱廣式點心(粵點)

          特點—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餡大,變化多樣,保鮮味美,適時而食,洋為中用,古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廣式點心又分為常期點心(三茶、兩飯、五市經(jīng)營),星期點心(每星期更新),季節(jié)點心,節(jié)日點心(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旅行點心,席上點心,中式午、夜點,點心宴八大類。

          2、蘇式點心—指長江下游,江浙滬一帶地區(qū),以江蘇為代表,故稱蘇式點心

          特點—餡心用料講究,口味濃,色澤深,調(diào)味重,略帶甜頭。

          3、京式點心—指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qū),含山東,東北,河北等地,以北京為代表,故稱京式點心。

          特點—餡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餡多用蔥姜,黃醬,香油等,皮質(zhì)較硬實,有勁。

          三、面點工藝制作常用主要工具

          較大型—和面機(jī),壓面機(jī),多效用攪拌機(jī),發(fā)酵箱,炕爐,蒸爐,煎炸爐,粉爐,雪柜,低溫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

          較小型—刮刀,各種刀具,開酥棍,打蛋棒,各種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盤,糕盤,大小秤等。

          四、面點生產(chǎn)原料使用常識及補(bǔ)充

          面粉的種類,目前我國面粉生產(chǎn)主要有高筋,中筋,低筋面粉,近年開始有專用面粉,如饅頭,蛋糕,面包等專用粉。

          1、高筋面粉,濕面筋含量40%以上,手感松散,較粗糙,赤白色,適合制作面包,薄面皮類面團(tuán)(面條、水餃、云吞皮)。

          2、中筋面粉,濕面筋含量26-40%之間,手感幼滑,白色,適合制作(北方)蒸包子,饅頭,各式酥餅類等。

          3、低筋面粉,濕面粉含量26%以下,手感幼滑,潔白色,適合制作(南方)包子,松餅,蛋糕類制品,用途廣泛,用量大。

          4、吉士粉,由蛋奶香料等組織而成,淺黃色粉狀,用于點心制作搭配使用,使用量參照配方0.3-1%(食品香料,非化學(xué),有很特殊的香味,用量不能大)。

          5、板油,商業(yè)名稱,中西點制作油脂(在豬油的基礎(chǔ)上,再加入某些填充劑經(jīng)加工而成;質(zhì)幼滑、潔白,帶有一點筋韌性,常溫下不易溶解,是凝固的)。

          6、面點改良劑,增加潔白,延長保質(zhì)期,使用量按生產(chǎn)配方0.6-1%(太白的食物不能吃)。

          7、色拉油,精煉菜籽油,多用于西點。

          8、依士,又稱酵母,生物膨松劑(又名速效干酵母)。助面團(tuán)起發(fā),使用量按配方:0.5-1%

          (活性干酵母:在使用前需經(jīng)活化處理即用面粉配方3%左右加酵母,用溫水先混合,醒發(fā)30分鐘后再搓制,在南方較麻煩,適于北方天氣)(酵母生長最佳溫度26-28攝氏度)

          9、泡打粉又稱發(fā)酵粉(發(fā)粉),化學(xué)膨松劑(使用量參照各皮類要求)。

          10、臭粉,碳酸氫銨化學(xué)疏松劑。炸-松化,成品松化;炕-酥脆;蒸-潔白化筋(增加白度,調(diào)和筋度)。

          11、食粉又稱小蘇打粉,化學(xué)疏松劑。炸-松脆,成品松化;炕-硬脆。

          12、枧水(南方),白色液體狀,用于某些皮類制作。蒸-爽滑有彈性;炸-著色硬脆。

          13、啫喱粉,吸水性強(qiáng),果凍,涼糕原料(用于西點較多)。

          14、煉奶含糖量對比:以450克汁,其中糖份300克,奶150克。

          擴(kuò)展資料

          中式面點的造型

          1.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于發(fā)酵面團(tuán)。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jù)發(fā)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jù)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tài),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面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多用米、面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zhì)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糕等;粘質(zhì)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fā)酵糕類,如棉花糕等。面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藥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干果、雜糧、蔬菜等制作的糕。

          4.團(tuán)類團(tuán)類常與糕并稱糕團(tuán),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制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tuán),如湯團(tuán),鴿子圓子等;熟粉團(tuán),如雙餡團(tuán)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tuán)等品種。

          5.卷類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卷,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卷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tuán)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jù)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制作的煎米餅,蛋面制作的肴肉鍋餅,果蔬雜糧制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酥類大多為水油面皮酥類。按照表現(xiàn)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dān)擔(dān)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面,如素炒面、伊府面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云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于條類制品。

          9.飯類是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這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咸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面點的做法

          全麥饅頭

          材料

          全麥面粉1000g,溫水(35度左右)500ml,酵母粉15g。

          發(fā)面

          1、先將碗中注入150ml溫水,再將15g的酵母溶于溫水中,蓋上保鮮膜靜置5分鐘。

          2、把全麥面粉放入面盆中,然后將酵母溶液均勻的撒在面粉上,用筷子拌勻。

          3、將剩余的溫水一點一點的加入面粉中,不要一次加入,一次性加入不好掌握面的軟硬,一邊緩緩加水,一邊把面拌勻成雪片狀。

          4、用手掌揉按面團(tuán),直到把面團(tuán)表面揉到光滑不粘手,內(nèi)部沒有干面團(tuán)為止。

          5、將和好的面團(tuán)用濕布蓋好,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2~3小時。

          6、發(fā)酵完成的面團(tuán)應(yīng)漲大到原來的兩倍,扒開表面會看到內(nèi)部形成蜂窩狀組織。

          成型

          1、在案板上撒上薄面,將發(fā)好的面團(tuán)從盆中取出,放在案板上反復(fù)揉按。揉按的時候用手掌用力壓住面團(tuán)向下搓揉,這樣可以反復(fù)拉伸面團(tuán)讓其更有彈性。

          2、把面團(tuán)按到表面光滑,用刀切開面團(tuán),觀察內(nèi)部有無氣孔,揉好的面團(tuán)切開時是光潔無孔的,如果還有氣孔,則需要繼續(xù)揉面。

          3、把揉好的面團(tuán)整理成一個直徑5厘米的粗面棒,用刀將面棒切成5厘米一段的小段,制成小劑子,雙手握住小劑子來回搓圓成饅頭生坯。

          4、在饅頭生坯底部沾一些面粉,然后放在蓋簾上,注意每個之間要留出距離,用濕屜布把饅頭生坯蓋好,靜置餳發(fā)至生坯再次漲大,用手指輕輕按壓能感到彈性,餳發(fā)大約20~30分鐘左右。

          蒸制

          1、在籠屜中鋪上浸濕后被擰干的屜布,然后把饅頭生坯放入籠屜,生坯之間保留距離。

          2、把籠屜放入蒸鍋,蓋好鍋蓋,然后大火燒開蒸鍋中的水,水開后轉(zhuǎn)為中小火。

          3、轉(zhuǎn)為小火后再蒸20分鐘,后,關(guān)火后先不要馬上揭開鍋蓋,5分鐘后再打開鍋蓋。

          放晾

          1、面頭出鍋后,放入竹簸箕后蓋簾等通風(fēng)的容器。

          2、用半干的屜布把饅頭蓋好,讓它自然冷卻。

          小訣竅

          1、酵母要買小包裝的,打開后應(yīng)盡快使完,如果一次沒用完要將開后封好后放入冰箱冷凍室中,因為酵母的活性是對發(fā)酵起到重要的作用。

          2、調(diào)制酵母的水注意不要太涼或是太燙。太涼不利于酵母發(fā)揮作用,太燙會把酵母活性的部分燙死,也不利于發(fā)酵,一般水溫在35度左右。

          3、在蒸好饅頭關(guān)火后不要馬上揭開鍋蓋,這樣不會使饅頭回縮。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式面點的基本常識】相關(guān)文章:

        中式面點的種類介紹08-30

        中式面點炸熟法的要點09-24

        中式面點的三種造型體現(xiàn)10-07

        中式面點:煎餅果子必備的炸脆的做法步驟08-19

        中國面點的發(fā)展05-23

        面點的做法大全10-05

        面點烹飪方法09-11

        家常面點做法06-22

        跑步的基本常識09-13

        話劇的基本常識06-2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亚洲免费a在线观看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

            中式面點的基本常識

              中式面點在我國飲食文化中有著3000多年的悠長歷史,是我國飲食文化歷史中的寶貴財富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式面點的基本常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中式面點的歷史

              中式面點制作工藝起源于西周時期,歷經(jīng)了春秋,戰(zhàn)國,秦漢,以及東漢初期,佛教文化傳入,素食點心亦隨之發(fā)展。到了隋唐,元宋時期,中式面點制作技術(shù)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面團(tuán)制作種類而增多,餡心多樣化,都使面點制作工藝技術(shù)得到了較專業(yè)和較全面的發(fā)展。直到明清時期,尤其鴉 片戰(zhàn)爭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點制作工業(yè)的涌入,使面點制作技術(shù)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面團(tuán)調(diào)制,餡心配搭多元化,加溫成型方法多種并用,各種風(fēng)味流派點心基本形成。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時代的轉(zhuǎn)變,發(fā)展,糕點行業(yè)已由完全的手作生產(chǎn)轉(zhuǎn)變成半機(jī)械化,半自動化方向發(fā)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食品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為糕點行業(yè)制作帶來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各種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種新工藝制作技術(shù),使各地的糕點文化得到了更廣泛的交流,南式點心北轉(zhuǎn),北方點心南轉(zhuǎn),促進(jìn)了中西風(fēng)味,南北風(fēng)味的結(jié)合,以及許多勝似工藝品的精細(xì)點心。

              中國烹飪是“以味為核心,以養(yǎng)為目的”為準(zhǔn)則,中式面點制作工藝應(yīng)堅持這一方向準(zhǔn)則。以快速,科學(xué),營養(yǎng),衛(wèi)生,經(jīng)濟(jì),實用是當(dāng)今時代對面點制作的發(fā)展要求,努力使面點工藝科學(xué)化,適量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

              二、中式面點的分類及特點

              中國點心按地方風(fēng)味及制作工藝流派基本分三大類

              1、廣式點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區(qū)制作的點心,以廣東為代表,故稱廣式點心(粵點)

              特點—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餡大,變化多樣,保鮮味美,適時而食,洋為中用,古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廣式點心又分為常期點心(三茶、兩飯、五市經(jīng)營),星期點心(每星期更新),季節(jié)點心,節(jié)日點心(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旅行點心,席上點心,中式午、夜點,點心宴八大類。

              2、蘇式點心—指長江下游,江浙滬一帶地區(qū),以江蘇為代表,故稱蘇式點心

              特點—餡心用料講究,口味濃,色澤深,調(diào)味重,略帶甜頭。

              3、京式點心—指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qū),含山東,東北,河北等地,以北京為代表,故稱京式點心。

              特點—餡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餡多用蔥姜,黃醬,香油等,皮質(zhì)較硬實,有勁。

              三、面點工藝制作常用主要工具

              較大型—和面機(jī),壓面機(jī),多效用攪拌機(jī),發(fā)酵箱,炕爐,蒸爐,煎炸爐,粉爐,雪柜,低溫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

              較小型—刮刀,各種刀具,開酥棍,打蛋棒,各種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盤,糕盤,大小秤等。

              四、面點生產(chǎn)原料使用常識及補(bǔ)充

              面粉的種類,目前我國面粉生產(chǎn)主要有高筋,中筋,低筋面粉,近年開始有專用面粉,如饅頭,蛋糕,面包等專用粉。

              1、高筋面粉,濕面筋含量40%以上,手感松散,較粗糙,赤白色,適合制作面包,薄面皮類面團(tuán)(面條、水餃、云吞皮)。

              2、中筋面粉,濕面筋含量26-40%之間,手感幼滑,白色,適合制作(北方)蒸包子,饅頭,各式酥餅類等。

              3、低筋面粉,濕面粉含量26%以下,手感幼滑,潔白色,適合制作(南方)包子,松餅,蛋糕類制品,用途廣泛,用量大。

              4、吉士粉,由蛋奶香料等組織而成,淺黃色粉狀,用于點心制作搭配使用,使用量參照配方0.3-1%(食品香料,非化學(xué),有很特殊的香味,用量不能大)。

              5、板油,商業(yè)名稱,中西點制作油脂(在豬油的基礎(chǔ)上,再加入某些填充劑經(jīng)加工而成;質(zhì)幼滑、潔白,帶有一點筋韌性,常溫下不易溶解,是凝固的)。

              6、面點改良劑,增加潔白,延長保質(zhì)期,使用量按生產(chǎn)配方0.6-1%(太白的食物不能吃)。

              7、色拉油,精煉菜籽油,多用于西點。

              8、依士,又稱酵母,生物膨松劑(又名速效干酵母)。助面團(tuán)起發(fā),使用量按配方:0.5-1%

              (活性干酵母:在使用前需經(jīng)活化處理即用面粉配方3%左右加酵母,用溫水先混合,醒發(fā)30分鐘后再搓制,在南方較麻煩,適于北方天氣)(酵母生長最佳溫度26-28攝氏度)

              9、泡打粉又稱發(fā)酵粉(發(fā)粉),化學(xué)膨松劑(使用量參照各皮類要求)。

              10、臭粉,碳酸氫銨化學(xué)疏松劑。炸-松化,成品松化;炕-酥脆;蒸-潔白化筋(增加白度,調(diào)和筋度)。

              11、食粉又稱小蘇打粉,化學(xué)疏松劑。炸-松脆,成品松化;炕-硬脆。

              12、枧水(南方),白色液體狀,用于某些皮類制作。蒸-爽滑有彈性;炸-著色硬脆。

              13、啫喱粉,吸水性強(qiáng),果凍,涼糕原料(用于西點較多)。

              14、煉奶含糖量對比:以450克汁,其中糖份300克,奶150克。

              擴(kuò)展資料

              中式面點的造型

              1.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于發(fā)酵面團(tuán)。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jù)發(fā)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jù)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tài),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面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多用米、面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zhì)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糕等;粘質(zhì)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fā)酵糕類,如棉花糕等。面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藥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干果、雜糧、蔬菜等制作的糕。

              4.團(tuán)類團(tuán)類常與糕并稱糕團(tuán),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制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tuán),如湯團(tuán),鴿子圓子等;熟粉團(tuán),如雙餡團(tuán)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tuán)等品種。

              5.卷類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卷,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卷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tuán)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jù)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制作的煎米餅,蛋面制作的肴肉鍋餅,果蔬雜糧制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酥類大多為水油面皮酥類。按照表現(xiàn)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dān)擔(dān)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面,如素炒面、伊府面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云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于條類制品。

              9.飯類是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這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咸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面點的做法

              全麥饅頭

              材料

              全麥面粉1000g,溫水(35度左右)500ml,酵母粉15g。

              發(fā)面

              1、先將碗中注入150ml溫水,再將15g的酵母溶于溫水中,蓋上保鮮膜靜置5分鐘。

              2、把全麥面粉放入面盆中,然后將酵母溶液均勻的撒在面粉上,用筷子拌勻。

              3、將剩余的溫水一點一點的加入面粉中,不要一次加入,一次性加入不好掌握面的軟硬,一邊緩緩加水,一邊把面拌勻成雪片狀。

              4、用手掌揉按面團(tuán),直到把面團(tuán)表面揉到光滑不粘手,內(nèi)部沒有干面團(tuán)為止。

              5、將和好的面團(tuán)用濕布蓋好,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2~3小時。

              6、發(fā)酵完成的面團(tuán)應(yīng)漲大到原來的兩倍,扒開表面會看到內(nèi)部形成蜂窩狀組織。

              成型

              1、在案板上撒上薄面,將發(fā)好的面團(tuán)從盆中取出,放在案板上反復(fù)揉按。揉按的時候用手掌用力壓住面團(tuán)向下搓揉,這樣可以反復(fù)拉伸面團(tuán)讓其更有彈性。

              2、把面團(tuán)按到表面光滑,用刀切開面團(tuán),觀察內(nèi)部有無氣孔,揉好的面團(tuán)切開時是光潔無孔的,如果還有氣孔,則需要繼續(xù)揉面。

              3、把揉好的面團(tuán)整理成一個直徑5厘米的粗面棒,用刀將面棒切成5厘米一段的小段,制成小劑子,雙手握住小劑子來回搓圓成饅頭生坯。

              4、在饅頭生坯底部沾一些面粉,然后放在蓋簾上,注意每個之間要留出距離,用濕屜布把饅頭生坯蓋好,靜置餳發(fā)至生坯再次漲大,用手指輕輕按壓能感到彈性,餳發(fā)大約20~30分鐘左右。

              蒸制

              1、在籠屜中鋪上浸濕后被擰干的屜布,然后把饅頭生坯放入籠屜,生坯之間保留距離。

              2、把籠屜放入蒸鍋,蓋好鍋蓋,然后大火燒開蒸鍋中的水,水開后轉(zhuǎn)為中小火。

              3、轉(zhuǎn)為小火后再蒸20分鐘,后,關(guān)火后先不要馬上揭開鍋蓋,5分鐘后再打開鍋蓋。

              放晾

              1、面頭出鍋后,放入竹簸箕后蓋簾等通風(fēng)的容器。

              2、用半干的屜布把饅頭蓋好,讓它自然冷卻。

              小訣竅

              1、酵母要買小包裝的,打開后應(yīng)盡快使完,如果一次沒用完要將開后封好后放入冰箱冷凍室中,因為酵母的活性是對發(fā)酵起到重要的作用。

              2、調(diào)制酵母的水注意不要太涼或是太燙。太涼不利于酵母發(fā)揮作用,太燙會把酵母活性的部分燙死,也不利于發(fā)酵,一般水溫在35度左右。

              3、在蒸好饅頭關(guān)火后不要馬上揭開鍋蓋,這樣不會使饅頭回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