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企業遞延所得稅的核算

        時間:2024-09-10 18:54:08 會計實賬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企業遞延所得稅的核算

          所得稅準則引入了新的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其中涉及當期所得稅及遞延所得稅的核算,與原準則的納稅影響會計法相比,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企業遞延所得稅的核算,一起來看看吧:

          一、企業所得稅一般核算原理

          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應于每一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所得稅核算,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確定當期所得稅。

          第二,確定遞延所得稅。

          第一步,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的計稅基礎;

          第二步,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的暫時性差異;

          第三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識別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暫時性差異,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第四步,以預期的適用稅率(預計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的適用稅率)乘以各項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余額;

          第五步,將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余額的變動確認為損益、權益或調整商譽。

          第三,確定所得稅費用。企業在計算確定了當期所得稅與遞延所得稅后,兩者之和(或之差),即為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二、企業所得稅核算舉例

          【例】ABC公司2007年度利潤總額1000萬元,該公司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與所得稅有關的情況如下:(1)一項設備原價為200萬元,累計折舊為50萬元,按照稅法規定已確認的計稅折舊為80萬元。(2)存貨的賬面余額為200萬元,計得了存貨跌價準備50萬元。(3)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為500萬元,公允價值為700萬元。稅法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市價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4)預計訴訟準備為200萬元,稅法規定,相關損失在實際支付時抵減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5)ABC公司收到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500萬元,該項政府補助免稅,資產的折舊在以后期間不能于稅前抵扣,ABC公司按《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將該項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

          解析:第一步,確定2007年當期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1000-30+50-200+200-500=520(萬元)

          應交所得稅=520×25%=130(萬元)

          第二步,確定2007年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暫時性差異的計算如表1所示。

          遞延所得稅資產=2500000×25%=625000(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2300000×25%=575000(元)

          遞延所得稅費用=575000-625000=-50000(元)

          第三步,確定2007年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1300000-50000=1250000(元)

          賬務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          125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62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3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575000

          三、簡算原理及實際應用說明

          為了回避判斷暫時性差異性質這一難點,可簡化處理。只需根據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大小比較判斷應屬于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不需對暫時性差異的類型進行判斷,也不必對差異進行匯總,可直接逐項計算差異,將計算結論體現在賬務處理中。承例題,運用簡算方法,能得到相同結論。

          第一步。確定2007年當期所得稅。計算調整方法與上同,為130萬元。

          第二步,確定2007年遞延所得稅。具體見表2。

          借:所得稅費用               125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500000+2000000)×25%] 62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3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00+2000000)×25%]  575000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企業遞延所得稅的核算】相關文章: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要點03-09

        企業如何進行納稅籌劃(企業所得稅)03-08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策略03-08

        2016年注冊會計師《稅法》考點:遞延所得稅口訣記憶法03-23

        2017年最新企業成本核算制度03-28

        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精選14篇)06-09

        企法顧問必備知識:企業所得稅01-15

        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03-04

        企業納稅籌劃之個人所得稅03-09

        在线咨询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成人综合电影在线 |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手机版 |

            企業遞延所得稅的核算

              所得稅準則引入了新的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其中涉及當期所得稅及遞延所得稅的核算,與原準則的納稅影響會計法相比,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企業遞延所得稅的核算,一起來看看吧:

              一、企業所得稅一般核算原理

              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應于每一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所得稅核算,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確定當期所得稅。

              第二,確定遞延所得稅。

              第一步,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的計稅基礎;

              第二步,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的暫時性差異;

              第三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識別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暫時性差異,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第四步,以預期的適用稅率(預計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的適用稅率)乘以各項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余額;

              第五步,將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余額的變動確認為損益、權益或調整商譽。

              第三,確定所得稅費用。企業在計算確定了當期所得稅與遞延所得稅后,兩者之和(或之差),即為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二、企業所得稅核算舉例

              【例】ABC公司2007年度利潤總額1000萬元,該公司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與所得稅有關的情況如下:(1)一項設備原價為200萬元,累計折舊為50萬元,按照稅法規定已確認的計稅折舊為80萬元。(2)存貨的賬面余額為200萬元,計得了存貨跌價準備50萬元。(3)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為500萬元,公允價值為700萬元。稅法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市價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4)預計訴訟準備為200萬元,稅法規定,相關損失在實際支付時抵減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5)ABC公司收到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500萬元,該項政府補助免稅,資產的折舊在以后期間不能于稅前抵扣,ABC公司按《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將該項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

              解析:第一步,確定2007年當期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1000-30+50-200+200-500=520(萬元)

              應交所得稅=520×25%=130(萬元)

              第二步,確定2007年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暫時性差異的計算如表1所示。

              遞延所得稅資產=2500000×25%=625000(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2300000×25%=575000(元)

              遞延所得稅費用=575000-625000=-50000(元)

              第三步,確定2007年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1300000-50000=1250000(元)

              賬務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          125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62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3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575000

              三、簡算原理及實際應用說明

              為了回避判斷暫時性差異性質這一難點,可簡化處理。只需根據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大小比較判斷應屬于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不需對暫時性差異的類型進行判斷,也不必對差異進行匯總,可直接逐項計算差異,將計算結論體現在賬務處理中。承例題,運用簡算方法,能得到相同結論。

              第一步。確定2007年當期所得稅。計算調整方法與上同,為130萬元。

              第二步,確定2007年遞延所得稅。具體見表2。

              借:所得稅費用               125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500000+2000000)×25%] 62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3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00+2000000)×25%]  575000